劳动创造美

发布者: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2-05-04浏览次数:634

信息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发布日期:2022-04-26

纵观马克思的一生,他一直以劳动者自居。他说:“我为了为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,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”。

早在中学毕业前夕,马克思在《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》中提到,“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……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”,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。他说,“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”,“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,因此是生活的乐趣”。

马克思的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,1844年,马克思结合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,撰写了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,从哲学视角分析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,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,在纷繁芜杂的社会表象背后,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剥削本质。他还指出,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劳动,“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,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。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,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”。

1845年春,马克思撰写了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,其结束的一段话是:“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,问题在于改变世界。”而劳动,正是那个打开人类历史之谜的密钥。“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”,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,历经原始社会、奴隶社会、封建社会、资本主义社会,就是由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所决定的,没有劳动就没有社会、没有文明。“任何一个民族,如果停止劳动,不要说一年,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”。

在马克思看来,“劳动创造了美”“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源泉”。他在《资本论》中指出,人的劳动是具有一定自由的权利,“劳动是人的意志自由,劳动自由是权利,劳动是自由权利”。这一论述,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。

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,自成立之日起,就把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、辛勤劳动写在旗帜上。

在革命战争年代,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根据地发出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号召,发动了以劳动竞赛为主要形式的大生产运动。党的领导人也率先垂范,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对面的山沟里,亲自开垦出一块土地,浇水、拔草、种菜。周恩来等经常盘腿而坐,手摇纺车,成为纺纱高手。在大生产运动中,最为著名的是359旅,他们风餐露宿、披荆斩棘,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,把一个荆棘丛生、荒无人烟的南泥湾,改造成五谷丰登的米粮川。
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劳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,外延也越来越广,劳动已经不仅仅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,还包括与商品的价值形成和实现有关的所有劳动,它们共同创造并决定商品的价值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,一切劳动,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,都值得尊重和鼓励;一切创造,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,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”。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,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者,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。

劳动最光荣,劳动者最美丽。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拼搏、艰苦奋斗,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,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,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强大而集中的力量。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、以好逸恶劳为耻,拒绝躺平,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,积极投身火热的劳动。

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。在长期实践中,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、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,崇尚劳动、热爱劳动、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,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。这些精神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、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,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。

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幸福劳动的重要保障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推动解决广大劳动者劳动就业、技能培训、收入分配、社会保障、安全卫生等问题,维护好劳动者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权益,特别是维护好一线职工的合法权益,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产业转型升级中职工安置和就业培训工作,促进实现体面劳动、舒心工作、全面发展。(吴雯雯)